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据统计,HPRL 在不孕症群体中的发病率约为 7%~20%,约为同年龄段普通女性人群的 10 倍[1]。
泌乳素(PRL)能够通过中枢性、周围性等多种机制对生殖系统产生影响。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月经紊乱、不孕、异常泌乳、肿瘤压迫症状、骨质疏松、多毛及生殖器官萎缩等,因此,高泌乳素血症不仅影响女性的生育功能,还可能增加流产风险。
鉴于高泌乳素血症发病率较高且对生殖功能影响显著,提高对泌乳素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助于临床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也能提升公众对高泌乳素血症及其相关疾病的认知,同时提醒我们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1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
高泌乳素血症是一种病因多种多样的疾病,正确诊断对于该疾病治疗和监测至关重要。我国《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诊治共识》[2]指出:正常育龄期妇女血清 PRL 水平一般低于 30 ng/mL(即 1.36 nmol/L),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 PRL 水平持续增高的状态称为 HPRL。
另外,《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和治疗:(美国)内分泌学会临床实践指南》[3]指出:推荐单次测量血清泌乳素,只要没有过度的静脉穿刺应激所获得的血清样本,泌乳素水平高于正常上限即可确诊,指南不推荐对泌乳素分泌进行动态检测来诊断高催乳素血症(强推荐丨证据质量高)。
2泌乳素的临床应用
1)泌乳素瘤
泌乳素瘤是泌乳细胞肿瘤,是病理性 HPRL 的主要原因。一些国家的患病率研究表明,临床相关的垂体腺瘤的患病率约为 1/1,000 人,其中,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诊断(占 53%)[4]。《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诊治共识》[2]提到,正常人群中 10% 有微腺瘤,PRL 微腺瘤随诊 > 10 年只有 7% 增大,如无症状也可随诊观察。
对于有症状的泌乳素分泌性微腺瘤或大腺瘤患者,指南[3]建议使用多巴胺激动剂治疗,以降低催乳素水平、减小肿瘤大小并恢复性腺功能(强推荐丨证据质量高)。据研究报道,在观察长达 29 年的高泌乳素血症女性患者中,240 例接受了多巴胺激动剂(包括溴隐亭、卡麦角林和喹高利特)。这些患者中 71% 的催乳素水平恢复正常,80% 的患者表现出全部或部分肿瘤缩小。对于标准剂量多巴胺激动剂未达到正常催乳素水平或肿瘤大小显著减小的有症状的患者(抗泌乳素瘤),建议在病人接受手术前将剂量增加到最大可耐受剂量(强推荐丨证据质量高)。[3]
2)高泌乳素血症与妊娠
引起高泌乳素血症最常见的生理原因是:怀孕、母乳喂养和体育锻炼等[4]。怀孕和母乳喂养期间,血清催乳素水平增加 10 倍,达到 150 至 300 ug/L 的水平[3]。PRL 微腺瘤或鞍内大腺瘤的患者溴隐亭治疗后妊娠者,停药后的最初 6~10 周血 PRL 水平升高,此后的血 PRL 水平并不能准确反映肿瘤生长情况[2]。
因此,对于妊娠催乳素瘤患者,指南[3]建议不要在妊娠期间进行血清催乳素测定(强推荐丨证据质量高),也不必常规检查 MRI,除非有肿瘤生长的临床证据,例如视野受损(强推荐丨证据质量低)。PRL 瘤患者产后停止哺乳 6 个月后复查,仍有 70%~90% 的患者有高 PRL 血症及闭经、异常泌乳等症状。此时仍需服溴隐亭治疗,促进月经恢复,并预防低雌激素引起的骨量丢失加速。
3)泌乳素与自身免疫性疾病[4]
高泌乳素血症见于 20%~40% 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由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升高引起的。TRH 不仅能促进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还能刺激泌乳素的分泌,从而导致促泌乳素升高。PRL 的升高可能与 TSH 浓度直接相关,TSH 浓度是 HPRL 鉴别诊断中的强制性检查。随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PRL 可恢复正常。
4)药物诱发高泌乳素血症
药物是 HPRL 的常见原因。据估计,全球由药物诱发的 HPRL 约占 15%~45%[4]。许多药物可导致不同程度的 HPRL。通过拮抗下丘脑多巴胺或增强 PRF 刺激而引起高 PRL 血症的药物有多种。影响血 PRL 水平的常见药物见表 1[2]:
表 1 影响血 PRL 水平的常用药物

注:PRL:催乳素;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药理性高 PRL 血症者多数血清 PRL 浓度低于 100 ng/mL(即 4.55 nmol/L),可有典型症状;服酚噻嗪类、利培酮者血 PRL 可达 200 ng/mL(即 9.1 nmol/L)。12%~30% 服用含较高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者血 PRL 水平略升高。
对于疑似药物性高泌乳素血症的有症状患者,建议停药 3 天或使用替代药物,然后重新测定血清催乳素;或在无法停药/更换药物时使用影像学方法进行检查。[4]
3泌乳素检测的注意事项[2,5]
1)规范采血
早晨空腹或进食纯碳水化合物早餐,于上午 9~11 时到达,先清醒静坐半小时,然后取血,力求「一针见血」,尽量减少应激。如果采血时顺利,单次采集就足以确定 HPRL 的存在。轻度 HPRL 与临床表现不一致可能是由于脉冲性 PRL 分泌所致。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每隔 15~20 分钟采集两个样本进行确认。
2)警惕巨 PRL 血症的干扰
PRL 单体与自身抗体偶联形成的高分子量「PRL-IgG 免疫复合物」,称为巨 PRL。虽然巨 PRL 不具有生物活性,但它可以在大多数商品化的 PRL 检测试剂盒(双抗夹心法)检测到。因此巨 PRL 的存在会导致血清 PRL 检测水平假性升高。可以通过聚乙二醇沉淀法处理样品清除干扰。
3)注意钩状效应
在通过夹心法检测 PRL 时,需注意钩状效应。钩状效应是指当 PRL 水平过高,超出实验室测定的范围上限,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导致假阴性的现象。因此,对于临床表现符合典型 HPRL 但血清 PRL 检测结果不高的患者,应采用倍比稀释法重新测定 PRL,以避免漏诊。
注意:高于方法检测范围的 PRL 值也必须再次稀释测试,以获得绝对 PRL 值。
关于泌乳素检测您是否还想了解:
1如何识别巨泌乳素干扰与钩状效应?排除干扰的方法有哪些?
2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有哪些?
3高泌乳素血症如何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