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肌酐升高就一定代表肾功能异常吗?一文带你分析
时间:2025年03月21日 作者:ebooksoso.com 分类:医学科普 阅读量:7605


01
肌酐的来源

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源性肌酐,为人体自身肌肉的代谢产物,一种是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

肌酐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终产物,肌酸部分来自食物,部分在体内生成,肌酐在临床上主要作为肾功能损害程度的评价指标之一,在血中浓度主要取决于 GFR,目前临床检验测定肌酐的方法主要是碱性苦味酸法和肌酐酶法。



02
肌酐的临床价值

血肌酐浓度升高可反映肾功能损伤,但灵敏度较低,常于机体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 50% 时开始升高,单独的血肌酐检测容易受肾外因素的影响,如年龄、饮食、性别、炎症、药物、肌肉量等,肌酐是临床上评估慢性肾脏病病人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临床评价 GFR 最为常用的一个标志物,且 GFR 是肾功能临床分期的重要指标,但是血肌酐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血肌酐与其他肾功损害指标联合检测的意义更大,那么肌酐的临床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① 血清胱抑素C、肾功能损伤指标联合检测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提高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诊断准确性[1]

② 代谢综合征早期肾功能损伤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可反映 GFR 的功能,UACR 升高提示机体肾功能损伤,尿素氮在机体处于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时水平将升高,肾功能损伤组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UACR、尿素氮水平均高于正常组;ROC 曲线显示以上指标联合检测在诊断代谢综合征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价值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的价值[2]

③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由于严重低氧、酸中毒、感染、体循环瘀血等原因存在肾功能损伤,且治疗过程中药物肾损伤也不容忽视,但传统的血肌酐检测只有在GFR功能下降到正常1/3以上时才出现升高,所以如果检测单一血肌酐指标可能延误病情,最终导致肾功能损伤加重,继之造成不可逆的肾损害,建议对肺心病患者应联合监测血、尿β2MG‚、血肌酐等标志物以早期发现肾功能损伤的情况,从而指导临床用药并保护肾功能,防止不可逆肾功能损伤的发生[3]

④ 与血清肌酐相比,胱抑素C可反映机体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早期改变情况,因为其在机体内浓度主要是由GFR决定,是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GFR的一种内源性标志物,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和血肌酐水平明显升高,胱抑素C和血肌酐检测对于慢性肾脏病的诊断和肾功能损伤程度的评估具有较好效果[4]

⑤ CKD 患者血肌酐含量异常升高,且血肌酐含量与心功能损害存在相关性,血肌酐含量越高、心功能损害越严重;血肌酐水平持续升高是 CKD 患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并且持续维持高水平的血肌酐会直接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伤,导致心脏舒缩功能损害、诱导胰岛素抵抗、内皮损伤、神经内分泌异常等现象的发生,且血肌酐含量与心功能损害存在相关性,血肌酐含量越高,心功能损害越严重[5]

⑥ 虽然诊断心源性脑梗死疾病的方法较多,包括CT以及核磁共振等,但CT与核磁共振的检查费用较高,导致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患者体内的血栓也可导致心肌细胞受到损害释放出较多的血肌酐,同时伴随尿液排出体外,引发血液循环异常情况明显,患者尿液内的肌酐值显著升高,所以大部分患者更愿意进行血肌酐与尿常规检查,基于此,在对疾病诊断的过程中,可采用血肌酐检查与尿常规检查,能够对患者的尿常规指数与血肌酐值充分明确,同时结合参考范围就可以对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状况与疾病类型进行有效判断[6]

除此之外,血肌酐也可用于体检人群的疾病筛查,研究指出根据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的情况与血肌酐水平相关;大连地区健康人群高尿酸血症及血肌酐水平较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70 岁人群,无论男性、女性,血肌酐水平较< 70 岁组人群均明显增高,血尿酸水平也增高[7]



03
血肌酐升高就一定代表肾功能异常吗?

患者 1:男性,68 岁,健康体检者,无相关的肾脏疾病但肌酐升高,肌酐的升高可能受到饮食或运动等影响。

image.png

图 1


患者 2:女性,49岁,诊断为继发性青光眼,无其他肾脏疾病但是肌酐升高。

image.png

图 2

从以上两个患者的肌酐结果可知,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肌酐的升高除了肾脏疾病本身的原因外,还包括:①饮食影响:比如摄入过多含蛋白质高的食物;②运动影响:血液检测前进行剧烈运动导致肌肉的分解增加,肌酐来源增多;③方法学的干扰: 1)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血清中蛋白质、乙酸、乙酰乙酸、丙酮、丙酮酸、高浓度葡萄糖、果糖、青霉素G、头孢唑啉等均可引起测定结果偏高;2)酶法测定:由于酶的专一性,使用这种方法测试肌酐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然而酶法步骤比较繁杂,使得最终的结果可靠性大大降低; 且酶法检测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如肌酸、L-谷氨酸、丙酮酸等物质和血清标本中物质重叠,以及血清中如果有大分子物质的存在,如免疫球蛋白等疾病,也会使最终结果较实际值偏高[8];④ 药物干扰:如左旋多巴等会引起血肌酐升高;⑤ 患者本身状态的影响:高热、脱水等症状导致血液浓缩,血肌酐浓度也会升高。



04
血肌酐正常就代表肾脏没问题吗?

患者3:女性,59岁,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但肌酐检测结果为正常。


image.png

图 3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肾脏相关疾病中血肌酐未出现升高的原因主要有:①血肌酐只有在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常1/3以上时才出现升高,在疾病的早期可表现为正常;②方法学局限性:1)碱性苦味酸法:体内胆红素和半胱氨酸等均可引起测定结果偏低;2)酶法:内源性物质如维生素 C、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还原性物质消耗了反应中的部分产物如 H2O2,测定结果偏低。

所以通过案例和分析总结得出,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不能单独依靠血肌酐来判断病人是否出现肾功能损害,还要结合其他血液检查、尿液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