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异常标本,血常规怎么做?看这篇就够了
时间:2025年03月22日 作者:ebooksoso.com 分类:医学科普 阅读量:8910
血常规检查是评估血液状况、辅助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操作中常遇异常标本,如溶血、冷凝集、乳糜血、EDTA致假性血小板减少、有核红细胞增多等。应对这些异常,需准确识别并采取相应措施,如重新采样、调整抗凝剂或采用特殊技术,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与临床人员及时沟通,共同制定精准诊疗方案。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如何处理异常标本,下面将通过一系列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病例1 溶血




image.png

图 1 溶血标本血象结果与标本图

分析:图1所示该样本的RBC与HGB值减低,RBC直方图峰值左移,左边靠近纵坐标,PLT直方图右侧抬高,报警「碎片?」,研究参数FRC%为8.40。通过血常规有效信息推测,该样本为溶血样本,查看血样,溶血样本根据情况进行让步检验。
影响参数:PLT假性增高,RBC假性减低。
采取措施:①PLT采取PLT-O进行报告。②采用镜检估算。
报告备注:「溶血标本,红细胞相关参数检测结果仅供参考」。

病例2 冷凝集




image.png

图 2 冷凝集标本初次检测结果、标本状态与镜检图

分析:图2结果RBC减低并且与HGB比例明显异常,MCH与MCHC异常增高,MCHC高达462,报警:「红细胞凝集?」。样本检查,可见红细胞呈沙粒状。
影响参数:RBC、HCT假性减低,MCV、MCH、MCHC假性增高。
采取措施:
① 放置 37 ℃ 温育至少 30 min直至肉眼无可见的凝集后立即上机检测。
② 温育法无法纠正的重度冷凝集标本,可温育后稀释检测,可直接采用仪器预稀释功能检测。
③ 血浆置换,置换过程离心,可能会导致血小板丢失,其余参数参考首次结果。
④RET通道检测,采用RBC-O(光学通道RBC数目)、HF-MCV(直方图主峰的MCV)进行报告。
⑤报告应备注「可见红细胞凝集,并说明结果为温育和/或稀释和/或血浆等量置换后的校正值,仅供参考」。

image.png

图 3  冷凝标本温育后检测结果

报告图3的结果,并备注:「可见红细胞凝集现象,此结果为温育后纠正结果,仅供参考」。

病例3 乳糜血




image.png

图 4 脂血标本初次结果与两次置换后结果

分析:图4中初次结果RBC与Hb不成比,MCH、MCHC异常高,MCHC高达460,RBC未见明显减低,报警:「脂质颗粒?」,怀疑脂血。
影响参数:Hb、MCH、MCHC 及电阻抗法 PLT 等测定结果假性增高。
采取措施:①离心见牛奶状血浆,置换血浆后检测,重复置换纠正。或②公式法:HGB(真值)=HGB(全血)-HGB(血浆)*(1-HCT)。PLT复核采用PLT-O,或者PLT/RBC(统计值)*RBC总数进行估算。
报告备注「乳糜血标本,此结果为纠正后结果,仅供参考。」

病例4  EDTA抗凝引起的PLT聚集



患者入院前血常规PLT结果28×109/L,镜检备注:「可见血小板聚集成团,疑为灰色血小板,建议进一步检查」。入院后查血常规结果如图5所示。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图 5 患者血常规结果及镜检示血小板聚集

分析:PLT偏低,报警血小板聚集?确认标本没有肉眼可见的凝块后进行血涂片镜检确认(多注意观察血膜边缘),如图5发现PLT呈大片聚集。推测患者血小板聚集不是抽血的偶然失误引起的血液微凝,而是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联系医生建议患者次日至实验室进行抽血。
影响参数:PLT 假性降低,偶发白细胞假性升高
采取措施:
① 换用枸橼酸钠管采血,三系结果乘以1.1。
②样本37℃温育,涡旋高速震荡或加阿米卡星/硫酸镁解聚后测。
③用验证过的血小板解聚血液分析仪检测。
④ 即采非抗凝静脉或末梢血,即刻上机测验。
⑤ 非抗凝末梢血以血小板稀释液稀释,镜检计数。
次日患者至实验室采用EDTA-K2抗凝采血,立即上机检测,如图6所示。
image.png
图 6  EDTA诱聚标本抽血后即刻检测与推片镜检结果
报告备注:EDTA-K2抗凝血中血小板呈聚集状态,PLT为EDTA-K2抗凝血纠正结果,仅供参考。
光学法检测的激光流式法因采用了RNA核酸荧光染色,提高了PLT计数的准确性。虽然光学法检测的PLT(PLT-O)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PLT聚集引起的假性PLT减少,图6的PLT聚集可被纠正,图5的PLT大量成团成片聚集时,不能通过光学法检测完全纠正其数值,说明纠正效果与PLT的聚集程度相关。

病例5 有核红细胞增多




image.png
图 7 WNB通道能够识别NRBC且对WBC进行纠正
分析:图7血象结果提示有大量有核红细胞,仪器的WNB通道直接准确识别有核红细胞并且自动对WBC计数进行纠正。
采取措施:
①若分析仪无NRBC检测通道或试剂无法自动校正其干扰,当血涂片中每100个白细胞含5个及以上NRBC时,‌需对白细胞计数进行校正,校正公式:实际 WBC=X×100/(100 + Y),式中 X 为校正前 WBC(或外周血有核细胞总数)、Y为分类100个WBC过程中所见有核红细胞数。
②采用含有NRBC通道的血液分析仪进行纠正。
总结
异常标本的识别、处理及报告不仅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直接影响到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检验人员应详细描述标本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并注明哪些指标可能受到干扰而无法准确检测。这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检验结果,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