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最常见的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诊断贫血。针对缺铁性贫血,需要遵医嘱补充铁剂,按给药途径分为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硫酸亚铁属于第一代口服补铁剂,从化学结构上属于无机盐二价铁。剂型有普通片、含片、糖浆和颗粒剂等,普通片和含片适合成人使用,糖浆和颗粒剂更适合儿童使用。用法用量方面,不同剂型会有所不同,建议参照药品说明书使用。琥珀酸亚铁属于第二代口服补铁剂,化学结构属于有机酸二价铁,与硫酸亚铁相比,其铁含量更高,可达35%。是第三代口服补铁剂,化学结构属于三价铁和麦芽醇结合后呈螯合状态的非离子铁,其优点是在胃肠道可以分子的形式吸收,且不受胃酸、食物的影响,吸收率和铁含量比前两代更高。而且服用非常方便,成人只需每天1次,也可以安全用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麦芽酚铁属于新型口服三价铁络合物,也可以理解为第四代口服补铁剂,其优点是铁摄入量较高,平均可达39.8%~60%,且其胃肠道不良反应轻微,可用于前面几代药物不耐受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如果口服觉得补铁太慢,或者患者不能口服或存在胃肠道吸收障碍的情况下,可采用静脉补铁。右旋糖酐铁是第一代静脉补铁剂,相对于口服补铁,静脉补铁速度更快,静脉使用右旋糖酐铁7~9天血清铁蛋白可达到峰浓度。蔗糖铁注射液属于第二代静脉补铁剂,补铁速度更快。静脉注射后10分钟铁水平即可达到高峰。缺铁性贫血:当患者因各种原因(如慢性肾病、恶性肿瘤、慢性炎症等)导致铁摄入不足或铁丢失过多,从而引发缺铁性贫血时,静脉铁剂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补充铁元素的方法。口服铁剂不耐受:对于不能耐受口服铁剂的患者,如因其口感差、胃肠道反应等问题,静脉铁剂可以提供另一种治疗选择。需要快速纠正铁缺乏状态:在某些情况下,如急性失血后的铁缺乏,需要快速提升体内铁水平时,静脉铁剂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败血症患者:静脉补铁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因此败血症患者应避免使用。低磷血症患者:静脉补铁可能影响血磷代谢,对于低磷血症患者可能导致血磷进一步下降。妊娠早期孕妇:静脉铁剂可能发生的过敏反应对孕妇及胎儿可能是一种刺激,因此妊娠早期孕妇禁用。1、维生素C的摄入:维生素C可以增加铁的吸收率,因此在食用富含铁的食物时,可以同时摄取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橙子、柚子、柠檬)、草莓、西红柿、绿叶蔬菜等。2、饮食中摄取足够的铁:进食富含铁的食物,包括红肉、家禽、海鲜、豆类、坚果、干果(如葡萄干和杏干)以及绿叶蔬菜等。3、避免咖啡和茶与铁一起摄取:咖啡和茶中的化合物可以降低铁的吸收率,因此最好避免在餐前或与含铁食物一起饮用咖啡和茶。4、补充叶酸:叶酸可促进骨髓中幼细胞成熟,预防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选择铁剂时,可搭配叶酸营养素,双管齐下,有效预防贫血。5、牛奶含磷较多,会影响铁的吸收,因此在口服铁剂时,不宜饮用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