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CT影像六大异常表现及典型疾病解析
时间:2025年04月14日 作者:ebooksoso.com 分类:医学科普 阅读量:9167

肝脏在人体中扮演着代谢、解毒、合成蛋白等多重角色,因此一旦出现病变,其CT影像往往能提供重要线索。本文将带你系统认识肝脏CT常见的六种异常表现,并配合讲解每种表现对应的代表性疾病及其临床特点,帮助更好地理解影像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1. 多囊(Polycystic)  

 ✦ 影像表现:

CT上显示多个边缘光滑、均匀低密度的圆形或椭圆形囊泡,通常为非强化(即注射造影剂后也不会明显变亮)。


✦ 代表疾病:多囊肝病(Polycystic Liver Disease)

这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尤其在患有多囊肾病的人群中更常见。多数囊肿为良性、无症状,但如果囊肿过大或数量过多,可能导致腹胀、压迫症状,甚至胆道梗阻。


2. 肿瘤(Tumours)  

✦ 影像表现:

CT可见一个或多个肝内团块,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常见“动脉期强化,门静脉期洗脱”的特征(典型于肝细胞癌)。


✦ 代表疾病: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肝细胞癌是全球常见的原发性肝癌,多见于慢性乙肝、丙肝感染或肝硬化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在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是肝脏恶性病变中最具代表性的肿瘤。


3. 肝硬化(Cirrhosis)  

✦ 影像表现:

肝表面呈不规则结节状,肝叶比例失调(右叶缩小、尾状叶增大),门静脉扩张,常伴有脾大和腹水。


✦ 代表疾病: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

由乙型或丙型肝炎长期慢性活动引起,是发展为HCC的重要基础。肝硬化是不可逆性纤维化终末阶段,可能引起门脉高压、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4. 肝肿大(Hepatomegaly  

 ✦ 影像表现:

肝脏体积明显增大,边缘变钝,可压迫周围脏器。密度因病因而异。


✦ 代表疾病:淤血性肝病(Congestive Hepatopathy)

最常见于右心衰竭导致的肝静脉回流受阻,肝脏扩张、质地变硬,严重者可继发纤维化甚至肝硬化。也见于脂肪肝、肿瘤浸润或感染等情况。


5. 脂肪肝(Steatosis)  

✦ 影像表现:

肝实质密度降低,在非增强CT中肝密度低于脾;严重者呈“雪花状”或“地图样”分布,可能局灶或弥漫。


 ✦ 代表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这种代谢相关性疾病多见于肥胖、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初期为单纯脂肪堆积,若持续发展可变为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重要来源之一。


6. 转移灶(Metastasis)  

✦ 影像表现:

CT上可见多个边界清晰或模糊的低密度灶,部分呈“靶环状”增强(中心低密,边缘强化),形态多样、大小不一。


✦ 代表疾病:结直肠癌肝转移

肝脏是最常见的实体瘤转移器官,尤其是胃肠道肿瘤(如结直肠癌)由于门静脉引流直通肝脏,极易发生转移。多数转移灶无症状,晚期可表现为肝区胀痛或黄疸。


肝脏影像不仅是判断疾病的窗口,也是预警未来风险的前哨。医学影像的价值,不止于发现,更在于早干预、早治疗。关注影像,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