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是一个被骨盆包围的漏斗状空间,它包含一些器官,如膀胱、直肠和女性的子宫等等。
盆腔上方由连接盆腔与腹腔的骨盆上口界定,下方由一组肌肉及其周围的筋膜界定,称为盆底或盆膈,盆底悬挂在骨盆出口上方,其中央部分向下延伸。
下面我们先从前下壁开始介绍,前下壁由耻骨体和耻骨分支,以及耻骨联合组成。每块耻骨由三部分组成:主体和上、下支。耻骨体是耻骨最厚、位置最靠前的部分。耻骨体的左右两部分在正中平面连在一起,形成耻骨联合。
从解剖位置角度来看,骨盆前后平面倾斜,使耻骨和耻骨联合更像承重地板,而不是前壁。
每个髋骨都有一个称为闭孔的开口,闭孔由耻骨和坐骨形成。
闭孔膜以及髂骨和坐骨的骨盆表面会形成一种称为闭孔内肌的肌肉,闭孔内肌覆盖大部分骨盆侧壁。现在,闭孔内肌纤维向后汇合成为腱状纤维,然后穿过一个被称为坐骨小孔的结构。最后,它们附着在股骨外侧的部位,称为大转子。
闭孔筋膜覆盖大部分肌肉,并向内侧变厚,形成腱弓。腱弓起自盆底或盆膈的肌肉。
此外,盆膈与闭孔筋膜的连接将闭孔内肌分为骨盆上部和腓下部。
骶骨是由5个融合的骶椎组成的楔形骨。形成盆腔后上壁,并有上底和下尖。
它之所以被称为尾骨,因为尾骨是在第4周到第8周的人类胚胎中发现的尾状结构的残余,称为尾隆起。
梨状肌是形成盆腔后外侧壁的主要肌肉。它起源于骶骨上部,经过坐骨大孔,最后附着于股骨大转子上缘。形成后壁的韧带有骶髂前韧带、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从髂骨的后表面和骶骨、尾骨的外侧面,到达坐骨结节。
盆底或盆膈属于肌筋膜,意思是由一组肌肉和覆盖它们的筋膜组成,称为盆底筋膜。盆底向上将盆腔与下方的会阴分开,会阴是男性肛门与阴囊之间的间隙,女性会阴是肛门与外阴之间的间隙。
尾骨肌是三角形肌肉,从坐骨棘到骶骨和尾骨的外侧面。尾骨肌由脊神经 S4 和 S5 的分支支配,人体的尾骨肌在坐位时会向前屈曲,帮助其负重。
肛提肌是形成盆底的肌肉。肛提肌前缘起于耻骨体,后缘起于坐骨棘。
盆膈横跨骨盆前壁、侧壁和后壁之间,闭合了大部分骨盆带环,但在耻骨后缘的前方留下一个小间隙,称为泌尿生殖道裂孔。女性的阴道会通过这个缝隙,女性和男性的尿道也会穿过这个缝隙。肛提肌形成一个动态的底部,支撑着腹盆内的脏器,大多数情况下它会以收缩的形式协助控制尿液和粪便的排放。除此之外,它还在用力呼气、打喷嚏、咳嗽和呕吐时收缩,以在腹内压增高时的对内脏提供支持。最后,它在排尿或排便时放松。
这三种肌肉由来自S4分支、肛门下神经和尾丛的提肛神经支配。耻骨直肠肌是肛提肌中较厚、较窄的内侧部分,它从两侧与泌尿生殖道裂孔相连。
它的名称可以这样解释:耻骨是指该部分向前附着于耻骨体的后表面,直肠是指该部分在肛门直肠交界处周围形成一个吊带。耻骨直肠肌呈倒着的 U 形,并向前附着于耻骨体的后表面。耻骨肌这个U形碗的碗部在直肠与肛门交界处周围形成耻骨直肠吊带,称为肛门直肠交界处。耻骨直肠肌在维持粪便控便方面起主要作用。
成对的耻骨尾骨肌的内侧肌纤维在中线融合形成腱中缝,形成肛门尾骨体或肛尾骨间韧带的一部分,常称为提肛板。
这个腱中缝与肛门外括约肌联合,形成一条韧带,在尾骨和肛门之间延伸,称为肛尾韧带。耻尾肌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尿液和帮助男性射精。
此部起自坐骨棘和腱弓,止于尾骨和肛尾体部。通常较薄,看起来像纤维组织,而不是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