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校释 第2版 上下册_南京中医学院编著_2009年

基本信息

书名:诸病源候论校释(第2版)(上下)

原价:上册39.00元;册37.00元

作者:南京中医学院 校释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117109321

页码:1170

版次:2

内容提要

 


 

《诸病源候论》是祖国医学古典著作之一。它总结了隋代以前的医学成就,集中论述各种疾病的病源与病候,内容丰富,是一部病因病理学的专门著作。它是继《内经》、《难经》、《伤寒经》、《金匮要略》等书之后,进一步研讨并发展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对本书如能认真地加以研究,对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发展我国新医学,定将有所裨益。

全书共五十卷,分六十七门,一千七百三十九论。内容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的各种疾病。在论述诸病源候的内容中,有许多突出的成就。
在病因方面,能突破前人的见解,提出新的论点,把当时的病因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如流行性传染病,在隋代以前,绝大部分都概括于伤寒、温病和时行病中,认为是由于气候的变异,人触冒之而发病。但至《病源》,提出单纯触冒寒毒之气发病,则不传染;如“感其乖戾之气而发病”,则多相传染。所谓“乖戾之气”,很近似于对病原体的认识。此外,更提倡预先服药预防,控制传染,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目录

 


 

卷至第十卷
风病
虚劳病
腰背病
消渴病
解散病
伤寒病
时气病
热病
温病
疫疠病
第十一卷至第二十卷
疟病
黄病
冷热病
气病
脚气病
咳嗽病
淋病
大小便病
脏腑病
心病
腹病
心腹痛病
痢病
湿*病
九虫病
积聚*瘕病
疝病
痰饮病
癖病
否噎病
第二十一卷至第三十卷
脾胃病
呕哕病
宿食不消病
水肿病
霍乱病
中恶病
尸注病
蛊毒病
血病
毛发病
面体病
目病
鼻病
耳病
牙齿病
唇口病
咽喉心胸病
四肢病

卷三十 
瘿瘤等病诸候凡一十二论 
一、瘿候(1) 
二、瘤候(2) 
三、脑湿候(3) 
四、黑痣候(4) 
五、赤疵候(5) 
六、白癜候(6) 
七、疬疡候(7) 
八、疣目候(8) 
九、鼠乳候(9) 
十、体臭候(13) 
十一、狐臭候(14) 
十二、漏腋候(15) 
丹毒病诸候凡一十三论 
一、丹候(1) 
二、白丹候(2) 
三、黑丹候(3) 
四、赤丹候(4) 
五、丹轸候(5) 
六、室火丹候(6) 
七、天灶火丹候(7) 
八、废灶火丹候(8) 
九、尿灶火丹候(9) 
十、嫖火丹候(10) 
十一、痛火丹候(11) 
十二、萤火丹候(12) 
十三、石火丹候(13) 
肿病诸候凡一十七论 
一、诸肿候(1) 
二、风肿候(2) 
三、卒风肿候(3) 
四、风毒肿候(4) 
五、毒肿候(5) 
六、毒肿入腹候(6) 
七、恶核肿候(7) 
八、肿核候(8) 
九、气肿候(9) 
十、气痛候(10) 
十一、恶脉候(11) 
十二、恶肉候(12) 
十三、肿有脓使溃候(13) 
十四、肿溃后候(14) 
十五、游肿候(15) 
十六、日游肿候(16) 
十七、流肿候(17) 
丁疮病诸候凡一十三论 
一、丁疮候(1) 
二、雄丁疮候(2) 
三、雌丁疮候(3) 
……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广州为民服装辅料有限公司专注研发生产五金皮标牌、绣花标、烫画、纽扣、拉链、滴塑商标、硅胶商标、织带、帽绳、裤腰绳、服装、箱包、鞋帽辅料等产品。官网:http://www.58pink.com

展开
关于本文:

文章分类:内科外科·医药卫生

阅读次数:3976

编辑日期:2018-12-04



超便宜kindle版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