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在《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就说过:"历史的差距让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欧洲四百年的动荡万变"
其实,我们经济的飞跃亦是如此。
想要在瞬息万变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就要:
根据宏观经济的趋势,
个人做出微观的选择,
最终决定自己的命运。
置身事内
全名:《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看书名就知道,想要了解本国的经济发展,我们就无法置身事外。
作者兰小欢教授,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这本书是兰教授多年教学与研究的凝练。
引用了260多种文献和书籍,大都是2010年之后的数据。
这本书总体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以微观机制为切入点,介绍了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具体机制。
地方政府所发挥的作用,是关键的一环,有很大的自主权利。
下篇介绍的是宏观现象,比如“梦想买不起,故乡回不去”的房价与地区差异,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债务、消费、国际贸易冲突等。
写得很通俗易懂,适合大众阅读,也是非常好的一本文献综述。
怪诞行为学
作者丹·艾瑞里,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和商业管理双料博士,年仅31岁就成为了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如何用行为经济学思维,避免生活中的消费陷阱,做一个明明白白的消费者。
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本来对自己的薪水很满意,但是听到同事比你挣的多,心情瞬间不美丽了。
或是商场里,人们往往为了不值一提的赠品,排队很久。
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其实都蕴含着经济学和心理学,以及社会行为学的道理。
这本书就是把这些学科放在一起讨论。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传统经济学是假设人们都是理性的,但实际上,人们在很多时候,却是"非理性"的,这就衍生出了行为经济学。
《怪诞行为学》一套共6本,每本主题不同,有兴趣的还可以看看其他5本。
香帅金融学讲义
香帅,本名唐涯,香帅数字金融工作室创始人。原北京大学金融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书中内容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小到买保险,应该什么时候买?
大到买房贷款多少年合适?有没有必要提前还款?
还有工作去留的选择问题,股票怎样避免被割韭菜等等。
这本书更是讲了很多,和经济有关的历史故事。
在债务的章节,讲了“冯驩折券”的故事。
在银行这一章,有《太平广记》中记载的药铺银行,和古希腊的寺庙银行,等等。
这的确是一本大部头的书,将近600页。
但又很好读,容易理解,语言通俗,侧重于应用与实践。
普通读者读了,可以更好的利用金融工具,让自己离财富更近!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又是一本把心理学加入到经济学的著作。
经济和人有关,只要有人参与的经济活动,必定离不开心理学。
著名经济学教授哈里斯曾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及马克思的《资本论》一起成为过去一百年中出现的最重要的著作。"
这本书主要探讨的是就业问题。
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对古典经济学提出了质疑。
从讨论就业量开始,就业量决定消费量,而就业量又取决于消费倾向和投资量。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论证。
读完这本书,对就业、利息、货币、投资、储蓄、消费等概念,之间等关系有了一些了解,尤其是对"需求",了解更透彻。
国富论
是经济学学术领域内,颇具影响力的一部著作。
这本出版于1776年的书,是了解经济学绕不开的一本。
大部头的书,并不是很好读,知识密度高,我自己也是读了2遍之后,略知一二。
但是,为什么要推荐呢?
是因为很多研究经济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受这本书的影响。看着一本书,可以顶其他几十本。用的时间,当然也是一本顶多本。
这本书原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虽然全书分为五个篇章,但讨论的主要问题有两个:
一个是国民财富的性质是什么?
另一个是国民财富从哪里来?
除此之外,还有财富的积累和用途,政治经济学体系,贸易差额等等。
以上推荐的这5本经济学书籍,你会选择从哪一本开始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