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5本书的作者都是实实在在的普通人,却愣是靠着口碑,成为足以和经典比肩的好书!二十多年前,60岁的杨本芬一边照顾近乎老年痴呆的老伴,一边抽空在仅有4平米的厨房里,用沾满油污的双手,以凳为桌写下了母亲的一生。二十年后,这本《秋园》如平地惊雷一般,令无数人内心为之感动。秋园出身于一个医道之家,家境殷实,那时的她天真可爱,和父母兄弟生活在洛阳。一场意外,家道中落,她也被迫停了学。15岁那年,她嫁给了还是校级官员的丈夫。为了躲避战乱,丈夫带她回了湖南乡下,却接连被骗,日子越过越苦。实在没东西吃,秋园就带着孩子出去要饭。五个孩子前后死了两个,她愣是在旁人的欺压和命运的捶打下,养大了剩下的3个孩子。为了生计,当过教师,做过裁缝,求过人,遭过难,生过病。“微弱的个人就像一段浮木,在时代的滔天大浪里载沉载浮,不知会被浪头打往哪一个驳岸。”秋园就是命运长河里的一根倔强、坚韧、努力挣扎的浮木。如果你还没读过这本书,真的是可惜,真诚、质朴、平和的文笔却迸发出堪比《活着》的力量!87岁时,饶平如的妻子毛美棠去世了。自此,他每日都觉得难过,只好去他俩曾经去过的地方、结婚的地方,到处坐坐看看。后来他决定画下他俩的故事,也用文字记录他们的过往。“在遇到她以前我不怕死,不惧远行,也不曾忧虑悠长岁月,现在却从未如此真切过地思虑起将来。”饶、毛两家是世交,26岁时,平如认识了美棠。两人很快步入婚姻,但时局动荡,为了生计,平如开过面粉店,去了测量队,甚至还卖过辣椒粉。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才算安定下来。但很快平如被下派安徽劳改,一家人两地相隔,生活异常艰难。直到60岁,平如才回到上海,但他和美棠的病痛接连而至。后来,美棠病重且记忆日渐消失。平如就推掉所有工作,事事亲为。美棠犯糊涂越来越严重,有一天称平如将自己的孙女藏了起来,不让她见。平如怎么说她都不信。八十多岁的平如,就坐在地上,嚎啕大哭。难怪法国《观点》杂志将它誉为2013年“最美的爱情之书”。这是一个快递小哥对于人生的观察和思考。
在今天,文学依然能够存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察,对周围其他人的观察,当然也包括对自我的观察。
这种经验被以文学的方式呈现,给世人带来一种慰藉和指引。
如果哪一天我们真的对他人漠不关心,那么文学恐怕也不复存在了。
显然胡安焉这本处女作,完成了这样的书写目的。
从另一方面来看,事实证明,这类题材和话题始终是大众关注的焦点。
来自底层人民的奋斗和不屈,用汗水和泪水书写的生活,是经验也是希望。
作者胡安焉走南闯北,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等地,做过快递员、保安、便利店店员,当过自行车销售、服装店导购,也干过加油工。
在北京送快递的两年,他把自己当作一个送货机器,达不到额定产出值就恼羞成怒、气急败坏。但最终他觉醒了。
他将自己生活的细节一点点展开,拿出放大镜观察并一一反思,最后选择直面生活,以肯定的勇气与生活握手言和。
确实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需要保持对生活的警惕,也需要面对困惑时来自经验的指引。
陈年喜说:“我见过的不幸太多了,从来没有沮丧过。”1999年,陈年喜外出打工,自此从事矿山爆破工作16年。他在地下五千米开山炸石,在烟尘和轰鸣中养家糊口,也在工棚和山野中写下诗篇,记录命运的爆裂和寂静。在这本《微尘》中,他用轻描淡写的文字,以“我”的口吻在书里记录下21个平凡却跌宕起伏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爆破工、运石工、乡村木匠,也是农夫、村妇、小作坊老板……他们诉说着亲情、爱情、死亡、欲望和生活的一切。陈年喜真不愧是会写诗的人,他笔下的人物轻如微尘,在阳光下飞舞,也重如微尘,积土成山。正如有读者评价的那样:陈年喜的笔下有一种粗粝的浪漫,那是被生活打磨过的质感。 “铁骨深情的爆破工陈年喜在深山矿洞中抒发着‘再卑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比尔·盖茨说:“这是一个惊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我在阅读她极端的童年故事时,也开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无数读者被激励后幡然醒悟,为什么说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作者塔拉·韦斯特弗从小被父母灌输不需要读书,十七岁之前从未上过学,童年是在充满废铜烂铁的垃圾场度过的,父亲一看到她读书就故意找活儿给她干,18岁时被迫和母亲一样成为一名助产士。在哥哥泰勒的引导下才开始阅读、学习,一扇充满阳光和希望的大门出现在她面前,她开始瞒着父母,自学考上了大学,先后成为剑桥、哈佛的高材生,人生因此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本书震撼人心的力量在于,掷地有声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读书之用的活例子。
同时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善与恶,懦弱与坚韧。
无数读者被韦斯特弗那种从内心生发的无比渴望知识的强大力量所震撼,这究竟需要怎样的信念才能坚持下来,并获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