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于人类,不仅仅是过往事迹的记录,还承载了文明和智慧的传递!
而好的历史书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将你的视野和格局拉升到更高远的位置,引发思考或是开阔心胸!
《秦亡汉兴》
西汉建立后,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对于秦制,到底是继承还是全面废止?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从秦制的建立讲起。
要知道做了25年的秦王后,秦始皇才开始12年的皇帝生涯。
虽然最终他完成了大一统,但面对一个全新的国家机器,必须有一套强而有力的制度来支撑这个机器运转下去。
然而它终究只是历史中的一个短暂过渡,西汉接手后,同样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这本书想要探索的就是汉承秦制,并进化出成熟汉制的过程。
这就好比一家公司大换血,新的领导班子做出的每个选择都将彻底改变公司的未来走向,而且稍有不慎就有崩盘的危机。
作者从秦汉两个朝代的制度、人物、派系、文化等入手,引用大量史料,精彩地分析了秦朝和汉朝之间的异同,对决策机制、治理机制,以及政治制度、重大事件等进行了全面梳理,揭开了汉承秦制的秘密。
而且他写得浅显易读,故事性十足,让人一读就放不下。
有读者评价说,作者太会写帝王心理了!从精彩程度来看不输二月河简直了!
《魏晋清谈史》
说起魏晋风度,一长串的名字就会相继涌出。何晏、王弼、嵇康、向秀、谢安……
这些名士动不动就组织一场清谈,蔚然成风,延续两百多年。
那清谈到底是什么?他们都谈些什么?怎么谈?在哪里谈?和谁谈?
这本书就从这些问题着手,全面探讨魏晋清谈的历史进程。
从清谈祖师爷——何晏、王弼,坐而论道起,开启了玄谈之路;直至东晋后期的人物评论和佛教清谈。
作者以近两百位魏晋名士为主要线索,从《世说新语》《晋书》《北堂书钞》等史书、笔记中钩沉,展示了魏晋风度的方方面面。
后世对清谈的评价虽大多集中于政治的负面,但在当时,这种文化风气表达的是门阀士族,或者说是整个社会环境对于思想的渴求和自由的追求。
我想魏晋留给后人飘然超脱的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来源于清谈的盛况。
有读者不禁感慨:出版《魏晋清谈史》真是功德无量!功德无量!
如果你也想要了解魏晋风度、清谈,那么读这一本书就足够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先生,民国四大史学家之一。
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里,钱穆说:“我将纯从历史事实上,来比较它的好坏;根据当时人的意见,来说明它的得失。”
所以,这本史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心平气和,不带个人政治价值赋予,仅仅是将历史还原回当时的情境,以时局判得失。
你会发现,虽然只是薄薄一本书,却讲透了历史权利游戏的真相。
既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
还有就是系统性,钱穆先生可以就某一个点,贯通上下,自汉到清演变分析。
读完真是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拨云见日的兴奋感!
有读者说,唯一可能略带门槛的,就是阅读体验。
但这都是因为严谨的表达和干货高密度的输出。
一句话,如果你追求有深度有见地的历史,这本书绝不容错过!
《棉花帝国》
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写的那样,这是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要讲这本书,首先得明白为什么是棉花而不是其它商品?
这是因为棉花产业的历史是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紧密关联在一起的。
对于西方国家有着特殊的意义,既有所谓的“荣光”,也有贩奴制血与泪的历史。
作者斯文·贝克特是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他以棉花工业联动六大洲的历史描述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
商人、资本家、官僚、佃农、奴隶等资本主义活动中的各个角色,对比之下,形成了一个存在着巨大不平等的世界。
这样以小见大的叙述,有着更为触动人心的真实性,让人能深切地体会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
正如贝克特所表达的那样,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全球化”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是全球化的。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众所周知,大英博物馆是全球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拥有超过800万件藏品,登记在册的来源几乎涵盖世界上95%的国家。
从更加理性的角度来看,全世界也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做到世界史撰写计划。
这本《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由此诞生,由大英博物馆和BBC联合制作,花费长达4年的时间,精选了100件最具代表性的藏品,全面展现 了人类200万年的文明史。
作者是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他动员了100多名馆员、400多名专家。
这本书对于世界史爱好者和文物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天堂!
从文物中窥见历史,图文并茂地揭示文明的真相,比纯文字记录的世界史更加有说服力。
很多异常珍贵的世界文物,都能在这本书中看到,比如古埃及大祭司的木乃伊、奥杜威石制砍砸器,还有我们中国的女史箴图……
有人说,大英博物馆终于干了一件对得起人类的事了。
的确,从这本书的价值和珍贵程度来说,它无疑是对人类文明传承的一次全面记录,我们也得以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
如果你想要了解世界史,但没有什么基础,那么这本书绝对是不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