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战创伤学(第5卷耳鼻咽喉头颈部战创伤)
作者:付小兵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1日
ISBN:9787564525774
定价:400元
页码:597
版次:第1版
编辑推荐
暂无
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为两篇18章,详细介绍了耳鼻咽喉头颈部战创伤的流行病学特征、致伤机制与生物力学、应用解剖、创伤病理生理、创伤免疫、创伤感染等相关基础医学,耳鼻咽喉头颈部战创伤的临床特征与诊断、现场急救特点与伤情分级分类救治,手术的应用,各类耳鼻咽喉头颈部战创伤后期治疗、创伤修复与护理,以及现代高科技战争条件下特殊类型耳鼻咽喉头颈部战创伤的救治等内容。暂无
目录
第一篇耳鼻咽喉头颈部战创伤概论暂无
作者介绍
付小兵,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皮肤损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任南开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国内10余所大学客座教授。
学术职务:担任国际创伤愈合联盟(WUWHS)执行委员、亚洲创伤愈合学会(AWHA)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和咨询委员、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国家高技术发展项目(“863”项目)主题专家、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创伤修复与再生杂志》(WRR)、《国际创伤杂志》(IWJ)、《国际下肢损伤杂志》(ILEW)、国际《创伤治疗进展》(AWC)、《再生医学研究》(RMR)、《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及《中华创伤杂志》(中、英文版)编委,《军事医学研究》(MMR)主编等学术职务。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究贡献:长期从事创伤和创伤后的组织修复与再生研究工作,主要领域涉及创伤弹道学、生长因子生物学、干细胞诱导分化与组织再生、严重创伤致重要内脏缺血性损伤的主动修复与再生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赴云南老山前线参加战伤调查和救治。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Lancet首先报道了表皮细胞通过去分化途径转变为表皮干细胞的重要生物学现象,与盛志勇院士一起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先利用自体干细胞再生汗腺获得成功,为解决严重创烧伤患者后期的出汗难题提供了基础,被国际同行评价为“里程碑式的研究”。培养博士生、博士后等50余人。杨仕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学术任职:现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师协会耳鼻咽喉专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医师考核耳鼻咽喉专业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助听器人工耳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评审专家、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防聋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人工耳蜗抢救项目技术指导专家。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担任《中华耳科学杂志》、Jourhal of Otology主编,以及Acta Oto-Laryngologica国际编委,CMJ等10多家杂志编委。
专业特长:聋病临床和基础研究著名专家,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聋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侧重于耳及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擅长耳科疾病诊治,如面瘫、听神经瘤、中耳癌等疾病的诊治。特别擅长听觉植入手术[人工耳蜗植入、振动声桥和骨锚式助听器(Baha)植入]。目前正在探索耳内镜辅助下耳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中耳炎以及桥小脑角肿瘤如听神经瘤的切除等;基础研究方向为内耳生理和病理,包括内耳功能、形态和免疫组化,以及听功能基因和聋病基因的研究。
广州为民服装辅料有限公司专注研发生产五金皮标牌、绣花标、烫画、纽扣、拉链、滴塑商标、硅胶商标、织带、帽绳、裤腰绳、服装、箱包、鞋帽辅料等产品。官网:http://www.58pink.com
阅读次数:3431
编辑日期:201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