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阳时间管理上热搜,引4.2亿人围观:关于时间管理,这4本书都说透了
豆瓣开播9.2,大结局稳在9.0,不少观众被朱朝阳这个“终极大boss” 的重重心机吓出一身冷汗。但让网友们觉得好笑的是,心机boy朱朝阳竟然还是个时间管理大师!!!白天和朋友鬼混,与杀人凶手周旋,找爸爸吃喝玩乐,晚上回到家还要练听力,学英语。但对于诚心想要学时间管理的小伙伴来说,以下这4本入门级别的书,绝对能给你不一样的体验。《晨间日记的奇迹》
3分钟让你摆脱无效日记
“一日之计在于晨”,想要管理好时间,早上的黄金时间可不能错过。而《晨间日记的奇迹》这本书内容也极为简单:“每天早上拿出3分钟来写日记!”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写日记的经历,而且时间大多集中在晚上入睡前。流水账式的记录往往让我们写完日记之后就束之高阁再也不看了。另一方面,不管好事或坏事,在写日记的当下,情绪都会受到当天发生的事情的影响。因此一不小心,晚间日记很容易就会变成发泄情绪的垃圾桶。这样的内容,无法让我们了解到自己为什么成功,或者为什么失败,进行有效的复盘。而书中作者观点独辟蹊径,把写日记时间挪到了第二天的早上,一个时间上的改变,让写日记这事更有了时间管理的作用。第二天早上写日记,等到自己睡了一个晚上的好觉、高亢的情绪冷静下来之后,能够不偏不倚地记录自己的情绪。除此之外,还可以记述一下自己当天所要做的事,做个规划,让所有的待办事项都能井井有条。而书中作者首倡的用九宫格写日记法,简单易懂,而且也方便翻阅,让日记轻松做到同比、环比的对比,跳出了日记仅仅记事的功能。在《晨间日记的奇迹》中,作者更是全面公开写晨间日记的三大原则和七大作战法则,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档案夹、活页纸,以及Excel软件写晨间日记的方法。相信你也可以轻松上手,在最短时间内培养起这项好习惯!《小强升职记》
职场小白进阶必备“宝典”
看着别人做得很轻松的工作,到自己的时候却费力不讨好;每次都磨到最后下班,完成的工作量却和准时下班的同事差不多;如果以上情况你都遇到过,相信以下这本书能给你一些帮助。和市面上大多数的时间管理书籍有所区别,这本书以一个师傅带徒弟的故事为主线,将时间管理的方法贯穿其中比单纯讲时间管理的书更具有操作意义。而在时间管理上也没有很多深奥、难以上手的理论,针对职场的不同状态,用故事的方式讲解不一样的时间管理方法。通过工作四象限,作者延伸出每日清单上的boss项和“unbroken time理念” 更是让人耳目一新。正如书评所说,“如果只是读读而已,这本书一星不值;但如果是边读边实践,这本书五星都不止”。“优秀的人有优秀的系统,普通的人有普通的系统,失败的人没有系统。” 想要在职场中快速成长,野蛮生长终究不得章法,学会系统地处理工作才能让你事半功倍,实现“弯道超车”。《吃掉那只青蛙》
有效拯救你的拖延症晚期
刚打开文档准备工作,微信消息一来你就忍不住拿起手机;对于每天忙不完的任务,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们总是偏向于先挑容易完成的任务先做?而这恰恰是最糟糕的时间使用方法:在书籍《吃掉那只青蛙》中,“青蛙”指那些影响时间长但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的任务。有趣的是,作者主张每天醒来把最丑、最大的“青蛙”吃掉,那么接下来的一天不会有更糟糕的时刻,而剩下的时光都会很愉快。事实上,当你面临两项,甚至多项任务时,优先处理更艰巨、更重要的那一项,刚开始可能会很艰难,但是如果一开始你就选择去做那些低价值却能很容易完成的任务,久而久之,它都会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让你单位时间越来越不值钱。除此之外,书中的两个重要的原则的运用实践也能让你摆脱“低价值勤快人”的职场无效工作。10/90原则:用10%的时间为你的目标做组织与计划,能节省你90%的执行时间;20/80原则:你完成的其中20%的任务,将体现你80%的价值。“习惯养成之处就像一根难以看清的细线,我们每重复一次,这条线就会增加一股。最终,它会变成一条粗大的缆绳,牢牢地牵引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抵制诱惑,不被小事引诱,投入同样时间,赚取尽可能高的收益。记住,生命是一场专注力的修行,你专注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你的人生就在哪里。《拖拉一点也无妨》
教你如何利用“拖延症”成大事
对于工作任务先易后难的心态,其实一定程度上,拖延症也在“推波助澜”。作为拖延症晚期的我来说,每天都会在内心作斗争。一方面,享受着拖延带来的快乐,另一方面,承受着拖延导致的痛苦。事情越少,时间越充裕,对于拖延而导致的罪恶感不就会少很多了吗?结果却打脸了!当时间越充裕的时候,我们往往越容易把这仅有的一点儿事儿再往后拖——反正还有时间。结果是,时间越多,拖延症越严重,最后被迫草草交差,而拖延带来的罪恶感也一直得不到缓解。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这本书——《拖拉一点也无妨》。当你打开这本书之前,小编希望你确定一件事,那就是你并不是抱着“我要治好我的拖延症”的心态去看的,因为它压根就是让你放弃治疗的。这是一本拖了15年才写成的小说,哲学家佩里教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为拖延者翻了案,同时又为拖延症找到了一个个新奇的解决办法。对于手头上的事情,一般都会有时间限制(英文叫做deadline,直译过来叫做“死线”/“死限”)。当你手头上刚好有两项任务(如:上交季度报表和货物盘点),随着“死线”的临近,你的抵触心理开始作祟。但是比起制作季度报表,你会发现货物盘点会更轻松一些,这时候你就会欢欢喜喜地去做货物盘点,借此来逃避季度报表的繁琐数据。而合理运用死线功能,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处理掉不少重要的事情。拖延症并不可怕,我们也不需要从心理上“对抗”拖延,而是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做事习惯,并聪明地利用它。毕竟,一味地沮丧和罪恶感只会加重我们拖延的欲望,何不尝试接受拖延的存在而好好利用它呢?人生不在于做多少事,而在于把重要的事做到极致。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我们只能有选择地做最重要的事。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忙碌,时间管理方式不同,成效千差万别,人生也完全不同。不然,你看一下整个假期都在学习的叶驰敏,为啥一直都考不过天天在摸鱼的朱朝阳?